开卷有益,最是书香能致远。疫情之下,卷帙浩繁的书籍、博大精深的文化更能够给予我们无限的、深沉的、持久的力量。在这个特别的2020年,读书显得如此重要且富有意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知名统战人士关于读书的肺腑之言,从中汲取那些有关读书的智慧。
张宗祥(1882年-1965年),现代学者、书法家。1963年被选为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长。建国后曾任西泠印社社长、浙江图书馆馆长、中国美协浙江分会副主席、民革浙江省委常委等职。
要想把字写好,第一要学做人,第二要多读书,第三才是学写字。
欧元怀(1893-1978),福建莆田人,现代教育家。曾任上海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和校长、贵州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已是民革上海市委会委员的欧元怀被邀为上海市政协委员。1951年,他又支持党和政府决定,将大夏大学与光华大学合并,积极筹办,组成如今的华东师范大学。
对于读书学习,欧元怀提出了"三多法":多阅读、多比较、多应用。
所谓多阅读,当然不是说有书必读,而是需要读有用的书。欧元怀以为真求学的人,无论研究社会科学或是自然科学的,均应读几本关于常识的书籍。有了相当的普通常识,进而检讨本国文化的起源及世界学术的演进,而后开始专门研究工作,始得学有根基,而不至"反客为主",常闹笑话。
"尽信书不如无书",书本不是死读的。应把爱读的某一问题的书籍归纳起来,作一个比较有系统的研究。试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那几句话,以及中外学者都喜欢周游列国,浏览山川,这就是寓求学于考察中的意义。因为见闻一广,经验丰富,两相比较,真伪自明,不觉有左右逢源,豁然贯通之感。
至于多应用,更是求学的有效方法,现在许多人书籍是读得很多的,然而一旦遇到实际问题,还是胸无成竹,不知怎样应付当前环境。读书不是专为书本做奴隶,乃要把书本上的道理拿到实际生活上去应用,如果我们读书有心得,便应将其学理活用在日常生活间。
越是不能活用学理的人,越不明了书中道理;反之,其能活用学理的,既可增长于读书的心得,更可给他事业成功的一种帮助。
赵祖康(1900年-1995年),字静侯,上海松江人,1951年加入民革。1949年后,曾任上海市副市长等职。民革第三、四届中央委员,第五、六届中央副主席,第七、八届名誉副主席;民革上海市委会第三至七届主委。第一至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勤于读书,爱国爱民。
陶行知(1891年-1946年),安徽歙县人,我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是中国民主同盟的早期领导人之一。
把公民和读书的精神,化合在一处,以培植其做国民的能力。
书只是一种工具,和锯子、锄头一样,都是给人用的。我们与其说“读书”,不如说“用书”。书里有真知识和假知识。读它一辈子不能分辨它的真假;可是用它一下,书的本来面目就显了出来,真的便用得出去,假的便用不出去。
陶行知先生在长期的读书实践中,总结出读书十字秘诀,俗称“陶氏读书十字诀”,即:“一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二勤,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三恒,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四博,从精出发,博览群书;五问,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六记,多动笔墨,勤做笔记;七习,温故知新,勤于复习;八专,专心致志,专一博广;九思,勤于思考,学会运用;十创,触类旁通,勇于创新”。陶行知先生的“序、勤、恒、博、问、记、习、专、思、创”的读书十字诀,从动态和静态两方面协调,达到思维和行为的统一,反映了读书取得成效的客观规律。
冯友兰(1895年-1990年),河南南阳人,现代中国杰出的哲学史家和哲学家,曾任民盟中央委员。他曾先后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英文)、七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建立了“新理学”哲学体系和推出“贞元六书”等著作。
我的读书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真是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所谓精读,是说要认真地读,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所渭泛读,是说可以粗枝大叶地读。只要知道它大概说的是什么就行了。所谓翻阅,是说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要一句话一句话地读,也不要一页一页地读。就像看报纸一样,随手一翻,看看大字标题,觉得有兴趣的地方就大略看看。没有兴趣的地方就随手翻过。
曾任民盟中央副主席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出现在《中国现代科学家(一)》纪念邮票上。
华罗庚(1910年-1985年),1952年9月加入民盟,1979年当选为民盟中央副主席。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克服重重困难携家人回国,短短几年中在数学领域里的研究硕果累累,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先后担任中科院数学所所长,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应邀到日本作学术报告,因心脏病突然发作,于东京逝世。
学会读书与学得必要的专业知识是同等重要的。
读书要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
人做了书的奴隶, 便把活人带死了……把书作为人的工具,则书本上的知识便活了,有了生命力了。
黄炎培(1878年-1965年),1941年参加发起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改为中国民主同盟),并于同年3月担任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1945年发起组织中国民主建国会。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民建中央主任委员,中华职教社理事长,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读书有三想:一、想我为什么读书?二、想这书该怎样读法?三、读了以后想比未读时怎样?
曾任民进中央主席
1983年6月4日至22日,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图为叶圣陶在大会上发表讲话。
叶圣陶(1894年-1988年),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62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1979年当选为第六届民进中央副主席,1984年任民进中央代主席,同年12月当选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样,他们就能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
冰心(1900年-1999年),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和第八、九届委员,民进中央名誉主席。
我读书奉行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章伯钧(1895年-1969年),近代政治活动家、收藏家,是民盟和农工党创始人之一。章伯钧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过全国政协副主席、交通部部长等职位。
买了书不读,太对不起书了。以前没有读过的书要认真读自不必说,即使已经读过的,不妨再读一遍,温故而知新。
周谷城(1898年-1996年),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卓越领导人,是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同时也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曾任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名誉主席。
读书要重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