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党委统战部   学校首页      信息门户
建言献策——关于黄河流域陕西段历史遗留矿山的修复和治理的建议
关于黄河流域陕西段历史遗留矿山的修复和治理的建议
建言献策  2020-12-03 15:31

(九三学社长安大学委员会  课题主持人:赵虹

  提案执笔人:赵虹  提案主要参加者:李加武 陶兰晶)

 

   矿产资源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开发利用好矿产资源对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黄河流域陕西段矿产资源丰富,长期以来,矿产资源开采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损毁。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关于土地管理、矿产资源、环境保护等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规定、条例等,2018年7月12日,陕西省自然资源厅颁布了《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实施办法》。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为此,我们提出黄河流域陕西段历史遗留矿山的修复和治理的建议。

   一、黄河流域陕西段历史遗留矿山现状

   据陕西省自然资源厅数据,全省现有历史遗留矿山(包括废弃矿山、无主矿山、关闭矿山)共1589座,黄河流域陕西段占到55.8%,其中榆林市占8%、延安市占3.5%,铜川市占8%、渭南市占18%、宝鸡市占8%、咸阳市占6%、西安市占3.8%、韩城市占0.5%。主要矿种类型为采石矿山(占全省总量67%)、粘土矿(占全省总量16.2%)、煤矿(占全省总量8.4%),其他矿山(占全省总量8%)。

   矿山主要分布在陕北风沙草滩生态脆弱区内(占全省的3.4%%)、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区(占全省的5.5%)、黄河沿线及渭北矿山集中开采区(占全省的29.5%)、秦岭北麓及渭河生态区(占全省的13.3%%)。

   二、存在的问题

   根据《陕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资料,全省因矿业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400处,其中崩塌及隐患点99处、塌陷裂缝92处、滑坡及隐患点78处、泥石流及隐患点66处、地面塌陷65处。矿产资源开发占用和损毁土24964.93km2,其中露天采矿场、工业广场、废石土堆、煤矸石堆、尾矿库及其他占用土地20371.29km2,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其他破坏土地4593.64km2。除此而外,采矿活动加剧矿山地貌景观、含水层、水土污染及土地资源的恶化。

   以渭南市渭河平原重点城市周边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2019-2020年)为例,渭南市渭河平原区内共有地质灾害3处,其中滑坡1处和崩塌2处。挖损图斑数71个,面积303.59公顷;压占图斑数1个,面积2.3公顷。区内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面积共335.11公顷。目前12个图斑共72.19公顷植被覆盖率10%以下;50个图斑共214.89公顷植被覆盖率10%-50%,18个图斑共48.03公顷植被覆盖率>50%。

   三、建议

   1、加强基层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矿山生态修复涉及地质、土地、环境等多个学科,加强基层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建设一支专业水平较高的管理和监管队伍是修复工作落地生根的重要保障之一。

   2、深化矿山综合调查,实施分类治理

   深入实际,调查黄河流域陕西段历史遗留矿山的详细情况,特别注意当地的社会经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掌握矿山及其周边综合情况,在恢复治理过程中,因地制宜,分类治理。对矿山地质环境差,环境承载力差、地理位置偏远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适宜采取复绿复垦模式;对于地理位置相对靠近城镇,周边有一定人口支撑、地质环境可恢复的,采用景观修复模式,如矿山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对于地理位置优越、靠近城市、有大量人口作为支撑、周边资源丰富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采取产业模式,将静态矿山变为动态经济体,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建立矿山基础信息共享平台,实行动态监测

   逐步建立健全矿山基础信息平台,对于历史遗留矿山的修复动态进行实施监测并给出预警。

   4、加大财政支出,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历史遗留矿山的生态修复属于缺乏良好收益机制的低回报项目,社会资本投资热情不高。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地方财政要加大对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财政预算支持力度,建立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渠道。利用好2019 年自然资源部印发的《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的政策,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5、深入宣传,提高群众环保意识

   矿山环境与周边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群众的积极参与是解决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与土地损毁问题的重要环节。通过积极深入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参与监管的积极性。

版权所有©长安大学党委统战部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尚苑路长安大学北校区 邮编:710018 电话:029-61105141 工作邮箱:tongzhan@chd.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