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长安大学委员会 课题主持人:黄强兵
提案执笔人:黄强兵 提案主要参加者:李加武 赵虹)
黄河流域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汇集了我国重要的经济、生态、文化,是我国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之地。中央政治局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会议上也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而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4】119号),明确指出:“制定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范,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开发,推进建设用地的多功能立体开发和复合利用,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建设在我国具有独特战略地位,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近年来城市快速发展,交通拥堵严重,迫切需要加快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来缓解地面交通和生存空间压力,然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如黄土湿陷性、地面沉降、地裂缝和活动断裂等特殊地质问题对城市地下空间如地铁、地下管廊和地下商业等设施的开发利用构成了挑战,这些特殊地质环境条件严重制约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因此,促进黄河流域关中城市群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要求。
一、关中城市群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黄河流域关中平原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包括陕西中部以及周边部分地区,近年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发展迅速,以地铁为标志的西安地下交通系统已投入使用的线路长度达到129.8km;在地下综合管廊方面,2020年建成100km,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500km,西咸新区规划建设的涵盖给排水、电力电信、热力燃气等于一体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长度接近400km,而地下商业、人防工程设施规模逐步扩大,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空间综合体-西安幸福林带也正在建设中,而其他城市如宝鸡、咸阳、渭南等地下空间则开发起步相对较晚。但关中城市群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目前缺少系统科学规划,与周边环境如停车场、地下商业街等的开发没有协同统一,尚未实现地下空间的网络化,而且面临较为严重的特殊地质环境(黄土湿陷性、地面沉降、地裂缝、活动断裂等)的威胁,同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改变了地质环境如地下水,进而构成生态环境问题。此外,地下空间的相应法律法规不健全,这些均严重制约了关中城市群可持续高质量。
二、关中城市群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
1、以地铁为龙头,科学规划与引领地下空间有序开发利用
当前,我国地下空间开发以地铁为主,结合关中城市群地理与地质特点,以地铁建设为龙头,编制关中城市群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长期规划,做到科学规划,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全领域、全覆盖”为目标,以 “低影响开发”为理念,坚持服务产业为重点,统筹兼顾为要求,因地制宜为原则,机会均等为导向,综合协调发展,构建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地下空间链接网络,进行有序开发与利用,助力关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
2、突出地域特色和关中文化,推动地下空间高质量发展
坚持突出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并体现城市地域的自然与文化特征,与城市的自身功能定位相适应。针对不同城市的自身特点,鼓励各地发挥自身优势,考虑当地面临的特殊环境,从新城规划构建、旧城改善提升、地下综合交通、市政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发,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地下空间高效率、高质量开发利用。
3、加强特殊地质问题研究,保障地下空间安全开发利用
关中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地质条件复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面临黄土湿陷性、地裂缝、地面沉降和活动断裂等特殊地质的挑战,同时还是地震高烈度地区,面临地震风险高,如何揭示这些特殊地质对地下空间工程建设的影响或危害是关中城市群地下空间安全开发利用的关键。建议加强特殊地质问题研究,坚持科学防治、效益兼顾的原则,从影响评估、工法选择、结构形式、防水做法、后期运维及社会效益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保障地下空间安全开发利用。
6、创新环境灾害风险监测预警技术,实现人-地协调发展
针对黄河流域特殊地质环境条件,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方法手段,创新地下空间开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和地质灾害、地下水等地质环境风险监测预警技术,实现工程安全控制与科学防灾减灾的目标,同时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人-地协调发展,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