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长安大学委员会 乔晓英 陶兰晶 江猛)
渭南市过境水资源有黄河、渭河、洛河等,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3.1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86.9亿立方米。全市人均用水量为289.4立方米/人、万元GDP用水量为77.3立方米/万元,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属于严重的资源型、水质型和工程型缺水地区。
一、区域水资源调配与利用不合理
(1)渭南市水资源利用率不高
渭南市农业灌溉有效利用系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用水较多但重复利用率较低,依据《渭南市2009年水利统计资料》规模以上工业重复用水率36%,规模以下工业重复用水率仅22%,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人均用水量为105 L/P/d,高于全省平均值,节约用水还没有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城镇管网漏失率较高和发达国家(5%~10%),有较大差距。同时地下水回灌、中水系统、污水回用、雨水利用等有效措施利用不足。水资源调配与利用不合理,其中北洛河生态基流不足,枯水期时其流量不足1立方米每秒,不仅对沿岸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影响,也为国考断面水超标问题埋下隐患。2005年以来,北洛河流域需水量81973万m3,可供水量48948万m3,总缺水量33025万m3,缺水程度40.3%。
(2)渭南市渭河及南山支流已经成为“悬河”
渭河下游南山支流治理区位于陕西关中东部,西起临渭区尤河,东至潼关县东桐峪河,北至渭河,南至秦岭北麓分水岭,是渭河水量的主要补给源之一。同时也是陕西省重点防洪地区之一。受河南省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影响,南山支流“南高、北仰、中间低凹”,上游洪水暴涨暴落,下游泥沙淤积,造成渭南水灾频发,灾情加重,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这些状况近两年有所改善但形式依然严峻。主要原因是当地地方政府缺乏相应的项目政策和资金支持。
(3)渭南市湿地保护区域与农民责任田区域存在一部分重合范围
渭南市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生态红线与基本农田存在冲突,个别区域现代农业占用湿地、林地现象严重。洽川、大荔县湿地成果保护较好,退耕换河还湖工作取得较好成果。但湿地保护区域与农民责任田区域存在一部分重合范围,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处得知农民被占用的每亩地每年可以得到500元的补偿,但农民种植莲菜每亩地的经济收入可以达到几千元。某种程度上给农民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经济压力。不利于湿地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因此,尽管当地开展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效,但是水安全形式依然很严峻。
二、渭河(渭南段)水资源合理利用及湿地保护与建议
(1)针对渭南市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建议当地政府合理调配水资源,深入实地进行现场的调查加以合理规划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争取将万元GDP耗水量与人均耗水量降低到省平均水平。大力宣传节水,循环用水等环保理念。做好工业用水的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加大利用雨水收集、地下水回灌、中水系统、污水回用等有效措施,缓解用水压力与用水矛盾,同时要避免盲目开采地下水与河水水资源。
(2)针对渭南市渭河及南山支流已经成为“悬河”,希望采取措施制定黄河清淤及保护政策对三门峡水库库区进行泥沙清淤处理,缓解当前安全威胁状况同时调拨资金对南山支流区域进行防护治理。当地的黄河沿线的保护与发展工作缺少上级部门的政策指导和资金支持。
(3)针对渭南市湿地保护工作,建议当地部门根据现有的政策和规定,详细核实湿地保护区与农民责任田的区域范围,统计责任田的占用情况。同时建议上级部门制定合理的经济补偿政策,加大对农民的经济补偿,可以更好地调动群众对湿地保护的积极性,减少农业占用湿地的状况,达到退耕还湿的湿地保护目的。